分享好友 市场行情首页 频道列表

人数疯涨分数上调 考研“卷”入400分时代?

2022-03-30 14:363560

当下,2022 年考研已进入复试阶段,广大学子们都在做最后的冲刺。报考情况看,今年无疑是个考研大年,报考总人数达到 457 万人,较去年相比骤增 80 万(2021 年报考人数 377 万)。另据教育部“2022 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 1076 万人”这一数据,意味着如果不将往届及社会报考人员计算在内,今年可能有超过 40% 的高校应届毕业生选择加入考研大军,规模空前。那么具体来看,2022 年考研较以往究竟有哪些不同,又因何产生这些变化,我们又该怎样看待日益严峻的考研环境呢?


  01


  初闻分数喜望外


  再看成绩心慌慌


  “初看分数喜望外 再看成绩心慌慌”恐怕是今年多数考研人,在初试成绩出来后都有过的心境历程。一般而言,初试成绩达到 370+ 或 380+ 已经很不错了,至少进入复试环节比较轻松,而成绩达到 390 甚至 400 分以上基本离最终“上岸”不远了。但 2022 年却不同以往,从网上考生晒出的成绩看,今年初试成绩达到 400 分以上的人已不再是少数,成绩在 390 分上下的更是大有人在。


  一位初试 370 多分的考生无奈表示,今年真是太卷了,之前学校志愿都招不满,今年直接满员。按往年来说,我的成绩在报考院校专业里应该算排名比较靠前的,复试压力也不大。而今年这个情况,虽然成绩可以进入复试,但心里确实没什么底,高分挺多的。



  分数普遍上涨的同时,国家线也随之提高。3 月中上旬,2022 年考研国家线公布。数据显示,除少数专业外,分数线普遍大幅上涨,其中有些专业涨幅已超过 10 分。以学硕专业为例,哲学、历史学、艺术学涨幅最大,达到 15 分;教育学、法学两门专业次之,上涨 14 分;经济学、文学、管理学等专业也普涨 12 分。值得注意的是,往年国家线的上下浮动分数基本在 5 到 10 分左右,今年已超过往年平均水平。可见,分数在今年考研上的巨大变化,“贬值化”趋势尤为明显。



  按照国家线划线规则,在招生计划扩大背景下,今年国家线对应的考生名次势必比要低于往年。另从招生角度看,去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人数约 117 万人,比 2020 年招生规模(约 110 万人)有所扩大。如果今年招生水平继续保持小幅增长,人数规模打破 120 万大关不是什么问题。再乐观一些看,如果按照扩大 20% 划定分数线,那么将有超过 130 万考生上线进入复试阶段。


  但无论是 120 万,还是 130 万,同报考总人数的 457 万相比,都显得杯水车薪,最终成功上岸的比例基本是 1/3,意味着仍有近七成考生面临“被刷”的命运。


  02


  考研成为不二之选后


  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前文不难看出,今年考研用“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真的不为过,报考人数之多,竞争压力之大前所未有。那么,在考公、留学、就业等多种人生选择的前提下,为何考研依旧是众多人的不二之选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其一,就业环境倒逼学历提升。数据显示,在 2020 年应届生春招中,硕士的平均薪资水平比本科高了近四成。因此,学历越高,就业机会越多,薪酬水平越高是既定事实。以公务员岗位为例,有硕士学历背景的人考公时能够拥有更多选择,可报考的岗位多,晋升空间大,任职定级时也更有优势。一般情况下,研究生按副主任科员定级,而本科生只能定级到科员。


  其二,国家政策倾斜引导。目前,许多城市都有人才引进的优惠政策。例如,符合相关资格的可直接落户,或者享受购房、租房补贴以及人才便利服务等。其中,大多需要一个前提条件——研究生学历。因此,攻读研究生拿到硕士学位便成了一个硬性需求。尤其国家扩招研究生,鼓励更多人提高专业能力的趋势下,更多人青睐通过考研来“买”一个光明的未来。


  此外,疫情、辅导机构等第三方因素进一步“催化”考研热情的高涨。近两年疫情不断反复,国外防疫形势更是严峻且复杂,很大程度上隔断了留学之路,导致倾向出国深造的学生不得不重新规划人生路线,考研自然成了除出国留学外提高学历的“Plan-B”;而越来越多的考研辅导机构则提供了后援保障,成为学生备考之路上的得力助手。在机构系统的复习下,考生们更有信心和能力去挑战这条并不好走的道路。


  考研热环境下,我们更应冷思考。面对学生日益增长的考研需求,扩大研究生招生规模已是大势所趋。因此,如何在扩招“保量”的同时兼顾“保质”,便成了一个必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攻读硕士、学业有成固然光鲜艳丽。但不可否认,报名参考学生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被“卷”入其中的,他们本身可能并不想或不适合研究生教育,但在大环境的裹挟下,不得已也搭上了这条船。


  针对这些问题,全国政协委员徐景坤在今年“两会”上提出,现行硕士研究生招生模式录取方式较单一,“仍是唯分数论,人称‘小高考’”。并建议,研究生考试由统考改为申请制,模仿博士生招生申请审核制,一名考生可以申请若干所学校读研,其中综合成绩=研究生学科专业等级考试成绩+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成绩+本科平时成绩+本科科研成果(经历)+平时课外学习经历。


  还有委员建议增加研究生推免比例,特别是“双一流”高校的推免比例。他们认为,提高推免比例,可以使更多的优秀本科生从考研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完整的本科学习过程,尤其是研究性学习、挑战性学习和科研训练,进而提升本科和研究生培养质量。


  03


  研究生只是过程


  就业才是终极目标



  受就业环境下行影响,越来越多学生选择提升学业而非工作就业,考研等升学通道愈发拥挤即出于此。因此,“考研难”只是现象,问题本质要回归到就业环节,更全面、更优化、更公平的人才选拔和社会晋升机制势在必行,高校和企业便是两个重要抓手。


  李克强总理“两会”期间接受采访表示,就业不仅是民生问题,还是发展问题。我国今年需要就业的城镇新增劳动力达到约 1600 万人,多年来最高。其中,高校毕业生 1076 万,是历年最高。对于新增需就业人员,总理表示要给他们以培训等多方面支持举措,用市场化的方法来解决就业问题。


  当下,许多地方高校的学生一入学,即被学校教育“灌输”考研理念,将考研视为人生的第二次转折。表面是在激励学生努力上进,但实际效果却让教育与社会严重脱节。这些院校尤其偏技术职业类型的院校,应逐渐转变教育方向,明确自身定位和育人属性,加大以就业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力度,而非继续执念于学历的重要性。不假思索地鼓吹考研之风,只会导致人才培养结构和就业市场的失调失衡,不利于教育等社会资源的合理运用。


  企业方面,要摘下“唯学历、唯名校”用人的帽子,杜绝和摒弃学历高消费现象的出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一些代表委员就“学历歧视”和“公平就业环境”等议题建言献策。如果说高校是培育学生这棵“树苗”的水分养料,那么企业则是承接“树苗”扎根的土壤,是学生接轨社会的关键平台。


  此外,大学生们应做好毕业找工作就业的准备,不能让“毕业即失业”这句笑谈成为现实,“通过考研逃避就业”的畏难心理更不可取。


  结语


  时至今日,考研已不简简单单是教育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关乎着社会前进的动力和方向。从今年情况看,考研的热潮可能还将持续一段时间。至于未来,是越烧越旺还是有所降温不得而知,但我们希望考研能成为学生回归本心的一种方式和诉求,而不仅仅是社会衡量人才标准的一把量尺。来源:黑板观察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转自网络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省教育厅召开落实“双减”工作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会
全省落实“双减”工作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推进会在南京召开。会议认真学习贯彻国家和省“双减”工作政策文件及有关会议精神,紧紧围

0评论2021-09-269709

新平台新理念新能量——铸就涿州衡卓精英中学教学质量新突破
涿州衡卓精英高级中学2021年4月开办,2021年9月招收第一届学生。然而仅仅过去了四个多月就传来捷报:在今年1月保定市组织的高三

0评论2022-03-30889

北京大学牵头!全球首个数联网卫星节点取得新进展
2021年12月7日12时12分,由北京大学黄罡教授课题组牵头研制的全球首个数联网卫星节点,搭载宝酝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

0评论2024-04-01739

2022年考研复试陆续开启 部分高校明确考试线上进行
近期,各高校陆续公布2022年研究生考试招录复试分数线,并发布复试录取工作方案,根据各地疫情防控要求和学校实际情况,部分高校

0评论2022-03-30706

疫情期间在线学习获得的证书能否认证?
日前,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留学人员学历学位认证工作的补充说明(二)》(以下简称《说明》)特别提示

0评论2022-04-07691

2022第十二届肖潇钢琴教学音乐会在中山音乐堂成功举办
音乐会分为上下半场,共有四十名同学先后登台,为现场观众奉献了一场效果超出预期的演出。演奏者的年龄在五岁到十八岁之间,演奏

0评论2022-03-30688

教育部将在天津举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
中国网4月7日讯(记者 曾瑞鑫)据教育部官网消息,经国务院同意,教育部将在天津举办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以下简称大会)。

0评论2024-04-01630

中国教育电视台iEnglish风采秀落幕 引出“双减”新课题
据介绍,参加本次“iEnglish英语风采秀”的16位选手,最短的已经坚持自主阅读iEnglish超过一年的时间。幼儿组冠军白宜灵,6岁,

0评论2022-03-30623

福利:婴幼儿照护迎来减税“红包”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均斌)备受父母期待的婴幼儿照护费用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今天出台。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设立3

0评论2022-03-30611

高中与大学衔接须回归育人本质
各学段教育衔接问题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就是要“构建衔接沟通各级

0评论2022-04-07607

 
已经到底线啦